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002001.cn
邮 箱:admin@aa.com
各地农业农村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重点聚焦农业节本增效、项目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推进投资一批冷链物流设施、农业农村特色种植基地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强劲财政资金、重点涉农金融等多渠道支持加力,项目吸引撬动更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建设。加快
专家表示,推进投资农业农村领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不仅对稳投资发挥重要作用,强劲也将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重点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项目
农业农村项目加快推进
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冷链物流配送、休闲农业……8月13日,广东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同步签约、动工、投产,104个项目总投资达195.22亿元。
眼下,各地农业农村项目正加快推进。在河北保定莲池区,包含农产品加工销售、设施农业、特色种植、休闲体验等在内的一批都市农业项目日前集中开工,总投资超25亿元,达产后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5亿元。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827亿元,同比增长4%。根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上半年,河北省实施农业项目1972个,总投资3657.1亿元,今年已完成投资530.3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64.7%。截至6月底,江苏全省开工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215个,开工率95.97%。
与此同时,聚焦农业节本增效、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一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还将加快上马。《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敲定44项重点工程清单,将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等项目建设。福建省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工程,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等53项工程项目在列。
“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相对弱势的产业,农业稳则经济稳。”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研究员姜楠说,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将助力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筑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多渠道资金支持力度加大
伴随着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越来越多资金正投向农业农村领域。
财政投入是农业农村项目建设的重要支撑。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农业农村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目前已经全部下达,规模比上年小幅增长。
今年多地强化财政投入,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山东今年全省预算安排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511亿元,比上年增加31亿元,增长6.46%。今年福建省安排农业农村相关资金1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4%,重点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
与此同时,涉农金融等多渠道资金也加大支持力度,撬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建设。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提出,探索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鼓励有实力的社会资本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和投资情况规范有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眼下,各地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正加快落地。甘肃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日前正式投资运作,首期目标规模超30亿元,由甘肃省财政厅筹集10亿元设立母基金,向市县和社会募集资本20亿元以上,重点支持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此前,四川、天津、广东等地也纷纷成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
业内指出,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有效放大财政资金杠杆,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进一步挖潜力补短板
专家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保持农业农村投资稳定增长,补齐短板弱项。
姜楠表示,激发农业农村投资活力,除了要狠抓财政支农政策落实落地,及时拨付支持粮油生产等各类政策资金,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还要充分发挥金融保险支农作用,强化风险防范,稳定投入预期,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
实际上,一系列政策已开始部署。上述指引提出,加快构建以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制度、农村社会信用评价制度,以及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和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机制等为重要内容的风险防范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表示,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从投资领域导向来看,专家表示,未来应重点投资关乎农业农村长期发展的重要产业,尤其是产业链条长、受益面广、补短板强弱项的产业项目。
曾衍德表示,下一步要加快高标准农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量。此外,积极推动智慧农业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
“未来,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相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加快农业有效投入,努力提升特色农产品发展水平。”姜楠说,同时,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要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领域短板,不仅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硬件短板要补齐,社会治理方面的软件短板也要补齐。(记者 汪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