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002001.cn
邮 箱:admin@aa.com
本报记者 范昕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卷“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特展,口碑持续发酵。美展其本地视角——首次深度追溯传奇女画家的馆际上海因缘,得益于多家博物馆、合作美术馆之间的卷深度合作。因馆际合作而生发的美展独特视角,也同样出现在近期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馆际“海上奇峰——吴湖帆诞辰130周年艺术展”、刘海粟美术馆的合作“从上海出发——百年中国油画掠影”展中。
越来越频繁、卷有效的美展馆际合作,正成为文博艺术界的馆际大趋势。“博物馆、合作美术馆领域在策展、卷公共教育等方面打破圈层,美展携手驶入‘深水区’,馆际共同迎来融合发展的新机遇。”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告诉记者。
合作,要的是有效性
馆际合作,讲究的是有效性,而非手拉手式的联谊。
“玉出申江”特展中丰富的潘玉良画作,均出自安徽博物院——这家博物馆收藏了最多的潘玉良作品。但展览未止于此。独特艺术面貌的形成,总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上海恰为潘玉良之所以成为潘玉良的关键节点,是她艺术生涯的起点和灵感之地。该展借自刘海粟美术馆、朱屺瞻艺术馆等多家机构的藏品数量不多,但每一件都承担着重要的叙事功能。例如,借自刘海粟美术馆的刘海粟油画《南京夫子庙》与潘玉良同题材油画并置展出,揭示两人之间的艺术传承关联。 ▼下转第六版(上接第一版)刘海粟可谓潘玉良的伯乐。潘玉良早年报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破格录取她的,正是时任校长刘海粟。赴欧学习七年归国后,潘玉良又应刘海粟之邀在上海美专担任西画系主任。此次限时展出一个月的《潘玉良女士留欧回国纪念绘画展览会》画册,为存世孤品,借自上海图书馆。画册收录1928年11月潘玉良留欧回国纪念绘画展览会的作品。这是潘玉良举办的第一次个人画展,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女性油画家个展,地点位于当年上海西藏路上的宁波同乡会。由此,潘玉良迈出登上国内画坛的重要一步。
而在“海上奇峰”展和“从上海出发”展中,借来的“有效”展品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海上奇峰”展首次将吴湖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主题创作推至展览焦点,引人关注这位海派艺术名家的家国情怀,而现身展览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跃进》等一批主题画作,均来自上海中国画院。“从上海出发”展汇集的254件/组油画、实物和文献,除来自上海各大文博艺术机构外,还从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广东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山东美术馆等十多家外地机构广泛借展,从上海视角出发,回望乃至全面梳理百年中国油画史。借来的每一件作品都大有来头,以及展出的理由。例如,吴法鼎尽管让大众感到陌生,却是将近代西画传入中国的先驱人物,此次借自中国美术馆的《海滨》,是他可考的仅四幅存世作品之一。人们熟悉徐悲鸿的奔马国画,而此次借自上海博物馆的《康有为像》则是徐悲鸿的油画,也是中国油画早期佳作,此前鲜少与观众见面。
破圈,为推进新发现
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领域在策展、公共教育等方面,合作越来越紧密。这一趋势尽显文化艺术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也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视角、更广阔的视野。最近一两年,安徽博物院带着潘玉良画作先后于成都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等地办展,但当这些藏品来到上海的世博会博物馆,与本地多家机构再次碰撞出认识潘玉良的新维度,那便是上海时期对于潘玉良艺术历程的重要意义,也由此澄清了此前影视作品、文学传记中人们关于她的一些误读。而去年西岸美术馆邀请上海博物馆促成在“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特展中的携手,这场由米罗与八大山人领衔的“对话”,跨越古今中外文明,揭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书画同源”如何潜在影响了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
也有学者提出,文博艺术界的馆际合作在长三角尤显必要。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脉络中的美术名家,大多与长三角多地有着深厚的渊源。比如吴昌硕是湖州人,壮年时期曾在苏州度过32载,暮年移居上海,不仅自身艺术攀上新的高峰,也将海派书画引领进鼎盛期。又如潘天寿,生长于宁海,曾在杭州的美院任教多年,又在上海拜师吴昌硕——他绘画生涯中唯一的老师,在海派的影响下重塑自我。这些名家的艺术遗存,散落在长三角大大小小的美术馆里,有待更为有效的汇聚、梳理。强策划的联合办展能够驱动馆际合作驶入深水区,开启对于海派艺术、江南艺术的再发现、新思考,最终推动长三角文化供给、艺术创作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